寒冷的冬季是補血補氣的重要季節,薑母鴨、羊肉爐、麻油雞等各種補血、補氣、補身食品更是許多人冬天必吃的食物。
到底冬季進補要注意怎麼補才能補元氣又不會補過頭?此外,如果是虛寒體質或慢性疾病,一定要先諮詢醫師或專業人士,再選擇適合自己體質的進補方式喔!
一、不只肉有蛋白質,豆製品更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
燒酒雞、麻油雞、薑母鴨、羊肉爐、藥膳排骨等等,光聽就覺得身子都暖了起來,除了大口吃肉,也可以把一半的蛋白質來源換成植物性的豆製品,像是傳統豆腐、凍豆腐、豆干或豆皮,補充蛋白質又不會吃進過多的飽和脂肪喔!
二、少點加工火鍋料,多吃蔬菜和菇類
很多人吃火鍋時很喜歡加火鍋料,但大部分的火鍋料是加工食品,不但高鈉及高磷,還會造成腎臟負擔。選擇天然食材,如高麗菜、白菜、大陸妹茼蒿、紅蘿蔔、白蘿蔔、冬瓜、筊白筍、木耳、香菇、金針菇、美白菇等等這些蔬菜與菇類,才是健康又美味的火鍋料,多吃無害喔!
三、湯頭很美味,但是高油脂高普林都是紅燈
在寒冷的冬天吃火鍋哪能不喝上幾碗湯,不但暖身又暖心。但是喝湯就一定要注意避免高油、高鈉和高普林,那如何安心吃呢?幾個重要小訣竅
像是
1.喝湯之前把浮油撈掉一些,以免熱量爆表。
2.選擇較清淡的湯底,避免鈉離子過高,容易水腫及高血壓。
3.喝剛開鍋沒多久的湯,在熬煮各種肉類、海鮮和菇類之後,湯裡的普林含量也越來越高,大量飲用會影響免疫力,小心急性風濕痛風找上你。
四、慢慢吃,八分飽就好,別在餐桌坐太久

好朋友難得相聚吃鍋進補,都常常在餐桌上一邊吃一邊喝酒敘舊,即便吃飽了還是捨不得離開餐桌,就這樣吃不下就休息,休息完繼續吃,這樣不但容易吃過飽,造成腸胃負擔,超標的熱量、高油和高鈉更是肥胖和三高的隱形殺手。好友相聚當然很重要,但是細嚼慢嚥,並且只吃八分飽更是健康的根本,吃飽之後不妨換到客廳繼續泡茶敘舊,讓自己的腸胃好好休息也是一個好方式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