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喜歡什麼樣的“礦泉水”?
即使您喜歡某些品牌,也有很多人不知道它是哪種水。
什麼類型的有多難?取水地點在哪裡?
這次我不知道<水源>故事
讓我們從歷史深入探討硬度的類型和差異!
水瓶隨身攜帶。實際上,這大約是25年前!

在自動售貨機和商店“買美味的水”。這是一個常見的場景。
但是它什麼時候變得司空見慣?
到了1980年代初,日本出售了家用礦泉水。

這就是谷川山脈的源頭“大清水”。
於1984年首次亮相,並在自動售貨機(*)上出售。
目前,PET瓶是主流,但當時也有這種罐頭。
*指當時日本國家鐵路和車站中的自動售貨機。

1996年,國內小容量PET瓶產品將開始銷售!
便於攜帶的500毫升家用礦泉水有所增加,從那時起,即使在旅途中,日本人出生的水也可以飲用。
*參考:““人五十年”(寇書房)
您是否曾經在塑料瓶的背面看到“產品名稱顯示”?

在日本各地收集的東西以及在國外收集的東西…
今天,售出了大約25年前無法想像的各種水。
在日本,礦泉水根據採樣位置和處理方法進行分類,並分為四個產品名稱。

首先是A的“天然水”。這些原水是從特定來源取樣的地下水。
此外,它沒有經過任何物理或化學處理(沉澱,過濾或加熱滅菌除外)。
B的“天然礦泉水”只能作為未經過物理或化學處理(沉澱,過濾和加熱滅菌)的天然水類別中的特定項目列出。條件是“含礦物質的地下水”。
是的,天然礦泉水可以說是地層中含有礦物質的“地球的福氣”。
C的“礦泉水”也是天然礦泉水。
但是,在調整礦物質或混合從多種水源中採樣的天然礦泉水時,這裡將其分類。
D的“瓶裝水”(或飲用水)是上述三種以外的水。
例如,這種表示法似乎是在裝滿深海水和自來水時做出的。
*“礦泉水(飲用水)標籤準則”(1990年3月30日制定,1995年2月17日修訂)/農業,林業和漁業部已描述)
選擇水的第一步!如果您想知道如何喝酒,請檢查“硬度”

您最喜歡哪個品牌的礦泉水?
順便說一句,水不甜也不咸,但“美味”有所不同,這很奇怪。
“硬度”對飲用水的舒適度有重大影響。
硬度是表示一升中所含礦物質含量的數值。
在日本,使用從以下公式得出的數值。
<硬度(mg / L)=鈣含量(mg / L)x 2.5 +鎂含量(mg / L)x 4.1 >

隨著硬度的增加,礦物質的數量增加,口感變重,並且飲酒感也增加。
另一方面,硬度低的水味淡且沒有習慣,使其變得圓潤且易於飲用。
“軟水”是指硬度低的水,“硬水”是指硬度高的水。
有多種方法可以對多少是軟水進行分類。一些製造商和商店有自己的標準。
例如,WHO(世界衛生組織)標準以這種方式分類。
[軟水]小於〜60
[中硬水] 60-120
[硬水] 120-180
[非常硬的水]超過180
*所有單位均為mg / L。與以下相同
在日本,軟水的範圍有所擴大,似乎將100-120左右視為軟水/硬水的邊界。

日本的自來水的口味目標值為10到100。
順便說一下,東京的自來水的硬度約為60。 (*)
熟悉的“日本水”基本上是軟水!
*東京水道局主頁(注:“ 60左右的硬度”是2003年的平均值)
菜的味道由於硬度的不同而改變。推薦給飽滿的米飯用軟水!

硬度最清楚地傳達水的特性。
根據硬度的不同,適合的食物和飲料類型也會發生變化。
至於日本食品中使用的海帶和魚等湯料,鮮味更易溶於軟水。
煮飯時,軟水越來越軟。
用軟水沖泡綠茶或紅茶時,會提取出茶葉和單寧的香氣。
單寧是苦味成分。如果您想享受茶葉的微妙香氣和味道,用軟水沖泡似乎不錯。
咖啡的硬度和香氣也有所不同。

另一方面,可以說用牛肉燉肉等肉湯製成的菜餚適合於硬水。
如果將肉在硬水中煮沸,則肉通常會出來並且氣味會減輕。
正如我之前提到的,歐美有很多硬水。
如果您認為符合水特徵的菜餚已經誕生……
不僅要考慮產品名稱和硬度,還要考慮“採樣區域的全景”

即使在日本水中,硬度也會根據採樣區域而變化,並且味道也會變化。
區別在於養育水的環境!
水的硬度
水的硬度當然不是指冰,而是指液態水的礦物質含量濃度,尤其指鈣和鎂的濃度,礦物質濃度越高,硬度就越高。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水的總硬度是以碳酸鈣的含量作基準,並可分為以下四種:
- 軟水:碳酸鈣含量0-60mg/L
- 中等程度的硬水:碳酸鈣含量60-120mg/L
- 硬水:碳酸鈣含量120-180mg/L
- 超硬水:碳酸鈣含量>180mg/L
根據香港水務署的資料,香港食水中的鈣和鎂的含量偏低,而總硬度值約為5–68 mg/L,屬軟水為主。在自然環境中,水中的礦物質主要是來自岩石礦石受水流沖刷後,會使礦物質沉積或溶解於水中,因而形成硬度各異。換句話說,水的硬度也是地域所影響。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https://23124c60cb68a0dd4c53ad2f12f9de2e.safeframe.googlesyndication.com/safeframe/1-0-38/html/container.html
硬水
水的硬度越高,礦物質含量就越高,那麼硬水是否就比軟水好呢?的確,硬水可以為人體補充礦物質,而且水的味道也會隨礦物質含量而有所變化,這也是為甚麼礦泉水喝起來味道總是有點不同的原因,部分人也會對這些味道有特別喜好。不過,在飲用之外,硬水就可能會為生活帶來一些小問題。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https://23124c60cb68a0dd4c53ad2f12f9de2e.safeframe.googlesyndication.com/safeframe/1-0-38/html/container.html
硬水在加熱後,鈣、鎂、碳酸氫鹽等礦物質會重組成固體,然後沉積於受熱容器的底部,因此加熱其實是使水的硬度變低的其中一個方法。這些沉積物也稱作「水垢」,水垢都比較難清理,假如積聚過多,有可能阻礙容器受熱。而用於煮食的話,也會對食材的味道造成影響,甚至破壞食材的營養。
說到水垢,假如硬水是用於洗濯,同樣地水垢會積聚於水管、水龍頭、洗手盤等地方,可能會造成發霉或發黃,以及阻礙管道暢通。另外,硬水的鈣與鎂會跟梘液或清潔劑產生化學反應,導致難以「起泡」及降低除污能力。而衣物的纖維也會因硬水而容易受破壞,失去柔軟的質感。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軟水
軟水在各方面都可形容為比較「溫和」,由於礦物質含量較低,因而很少會有水垢的積聚,不會發生上述硬水的問題。因此不論在加熱容器、管道、食材味道及營養、衣物的保養上,都會比硬水做得更好。
至於飲用方面,除了不是一個攝取礦物質的來源外,有研究發現,軟水地區的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及因冠狀動脈疾病的瘁死率竟比硬水地區的高,也有可以是與礦物質的攝取量有關。雖然香港屬軟水地區,但只要飲食均衡,進食各種天然食物攝取不同的營養素,就無須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