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心血管疾病飲食怎麼吃? 5種飲食習慣助你護心

by 小編

近幾年,許多名人因心肌梗塞、心臟病而逝世的新聞越來越常見,在生活周遭也常聽到一些看似健康的民眾突然心血管疾病猝逝。這些健康狀況看似正常,也未曾有心臟病相關病史的人,為什麼會猝死?

心血管疾病到底如何預防? 甚麼是正確的心血管疾病飲食,了解心血管疾病不能吃甚麼?好好保養心血管,都是相當重要的課題

我們先來看一下心血管疾病是甚麼?心血管疾病的定義泛指心臟和血管的疾病,心血管阻塞的成因是動脈粥狀硬化導致血管阻塞引發血流不順,進而引發各式各樣的病症,心血管阻塞的症狀有心悸、呼吸困難、紫紺、眩暈、暈厥等。

八成的心臟病與中風造成的早逝是可以預防的,從規律運動、健康飲食、按時服藥、遠離菸酒,好好保養心血管,都是保命之道!

飲食上若能更注重選擇以強化心臟的食物並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就能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1、心血管疾病預防,多吃富含纖維的食品

首先,要確保攝取充足的全穀類食物以及其他富含纖維質的食品,因為這對於促進腸道中的健康細菌至關重要,也是降低膽固醇最有效的方法。

高纖維的食品包含蔬菜、豆子以及水果等等,而在選擇碳水化合物時,應儘量選擇全麥類食品。

2、心血管疾病預防,少吃飽和脂肪高的食物

飽和脂肪會使血液更易凝結,導致血管硬化、中風、心臟病等疾病,所以在選擇食品時,應優先考慮不飽和脂肪類食品,比如,高油脂魚類、堅果、種子等,奶製品可以考慮選擇低脂、脫脂產品,肉類最好選用瘦肉,例如火雞肉、雞肉以及瘦豬肉,零食少吃餅乾和洋芋片,改以堅果代替。

3、心血管疾病預防,減少鹽的攝取

高鹽飲食容易引起高血壓,高血壓則增加心臟病和中風風險,在購買食品時,一定要檢查一下其含鹽量,因為許多食品本身已經含鹽,尤其是加工類食品,比起用買的,最好能夠自己製作,以控制用鹽量。

4、心血管疾病預防,增加維生素和礦物質

人體需要一系列維生素和礦物質以維持健康。鈣,鎂和鉀等礦物質都可以預防高血壓,並減少心臟病以及其他風險。每天至少吃5份水果和蔬菜、多吃堅果和種子類以增加維生素E,魚、奶製品和全麥食品補充維生素B。

心血管疾病好的水果包括藍莓、草莓、蘋果、西瓜、葡萄等,都是強化心臟的食物。

5、心血管疾病預防,保持健康體重、維持良好生活習慣

肥胖會增加心臟病風險,如果已經過胖、體重超標,就要設法減少熱量的攝取。

每天保持7-9小時的睡眠,每週運動時間至少達到2個半小時,有效處理自己的緊張和壓力,並且遠離菸酒。

想要擁有健康的身體,避免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規律的生活與健康飲食絕對是保養的不二法門喔!

你可能也想知道...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