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說人蔘好,但人蔘到底有什麼功效呢?在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人蔘,味甘、微苦、性平,歸脾、肺、心經。在傳統藥理應用上,人蔘主要用於氣虛,如肢冷脈微、脾虛食少、氣虛上火、津傷口渴、內熱消渴、久病虛羸、驚悸失眠、陽痿宮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等症狀,有補氣、增進體力、促進氣血循環、改善脾肺胃、生津解渴、安神益智等作用。
根據現代醫學研究則指出,人蔘含有30多種人蔘皂 、20多種揮發油、16種以上的氨基酸、9種醣類及維生素A、B1、B2、C與礦物質鈣、鐵、鎂、鈉、鉀、鋅、鍺、及黃酮物質、膽鹼、脂肪酸、人蔘火希、人蔘醇、人蔘酶等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其中人蔘皂,就是人蔘所有成分中最有效的,具有抗衰防老、抗感染、抑制癌細胞生長、降血脂、抑制脂肪吸收、強身、增強免疫、鎮靜止痛、降血糖、保護心肌、改善血凝等多種作用。人蔘品質的優劣就取決於所含的人蔘皂濃度與種類。
- 市場上有西洋蔘、高麗蔘、吉林蔘等不同的人蔘種類,有甚麼不同?
常聽到人蔘有不同的名字或種類,這些命名若依照產地來分的話,主要有南北韓的高麗蔘、中國東北的吉林蔘、日本生產的東洋蔘及美國北部與加拿大栽培的西洋蔘等,而其中亞洲所產的統稱為「人蔘」,西洋蔘則稱為「花旗蔘」。
另外,也有依照生長方式來分類,如栽培蔘、野生蔘及移山蔘。栽培蔘屬於人工栽培,移山蔘則是將幼小的野生蔘移植到人工栽種的蔘園,或將幼小的園蔘移植於山野而長成,而野生蔘屬於人蔘中的極品,是指在自然環境中,靠著自然繁衍、生長的人蔘,由於野生蔘的生長環境要求高,且生長速度緩慢,現在已經很少找到真正的野生蔘,價格也相對來得昂貴。
- 吃各種人蔘,有什麼禁忌與副作用?

人蔘位居中國四大補品(人蔘、鹿茸、燕窩、魚翅)之首位,作為藥材或食補皆有療效,因此深受歡迎。不過,人蔘雖然是補藥,但若使用不妥,也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所以食用人蔘之前,應先了解正確食用方式。
1.由量少逐漸量多,每天只宜10克。不論是人蔘茶、人蔘糖、人蔘花粉等各式產品,都要適量食用,才不會產副作用。
2.不宜與萊菔子(白蘿蔔子)、五靈脂、皂莢一起合用,否則會減低藥效。
3.煎人蔘不宜用鐵鍋、鋁鍋,而應使用砂鍋或搪瓷鍋。
4.吃人蔘後,避免喝酒、咖啡或茶等刺激性飲料。
5.吃人蔘後,避免再吃辛辣食物。
6.正在服用抗精神病藥激素治療期間接受抗凝血劑、強心劑、鎮靜劑或類固醇等藥物治療急性冠狀動脈血栓或有出血症狀,皆不適宜服用。
7.避免睡前食用人蔘,以免因人蔘提神作用,導致無法入睡。
8.為避免生產時出血太多,第三期孕婦(7個月)不建議食用。
9.發燒、便祕、急性腹瀉等實熱證的患者,不宜食用。
人蔘食療小偏方
1 人蔘雞湯: 將土雞加人蔘、枸杞、竹笙和香菇,一起燉煮或蒸熟食用,可改善腦力,並強化免疫系統。
2 人蔘、當歸、黃耆、枸杞, 搭配米酒、薑汁與羊肉燉煮食用,可增進食慾、改善手腳冰冷,並改善氣管過敏方面的症狀。
3 人蔘熬湯濾渣後,可以搭配蜂王漿、紅蘿蔔打汁飲用,具有消除疲勞、美化皮膚的效用。
4 人蔘搭配冬蟲夏草沖泡或人嵾茶, 可強壯腎臟,亦具有抗癌功效。